电商法把微商代购以及电商平台管起来,并不是要给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产业“添堵”,而是为电商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在2019年元旦终于靴子落地了。作为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第一部综合性法律,电商法的实施将曾经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微商代购纳入了监管范畴。尤其是电商法对电商行为、电商经营者以及电商平台概念、责任等的厘定,势必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中国电子商务规范而可持续的发展。
钻漏洞不可能
对电商法这一新法,一些从业者还存在观望态度,“亏本清仓”“抓紧囤货”是近几个月微商朋友圈常见的字眼;不少消费者也担心,电商法上路后海淘的成本将大幅提升,购物的便利性将大打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法实施后仍有一些从业者在四处寻觅法律漏洞。为了逃避对微商的识别监管,一些微商“画风突变”,用自己画得歪歪扭扭的图来代表以往的高真版摄影图片,用外文在朋友圈发送商品信息,“不会说散装土味英语的灵魂画手不是好代购”的新闻让广大网友纷纷表示“笑疯了”。
电商法的意义就在于原则上对电商行为进行兜底,明确了什么是电子商务,哪些电商行为受到法律管控。电商法出台后,只要证据确凿、被认定违法,相关责任人必将接受法律制裁。
期待细则落地
“电商法来了,我们该如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这是元旦假期过后,不少从事微商代购经营活动的业者面临的一大实际问题。有的商户表示,通过市场主体登记有个合法身份固然好,但实际操作中却会遇到不少麻烦。比如登记需要一个固定地址,有的微商是租房、租档口开业,房东不见得同意微商用其地址进行登记,面临多方协调的难题。
由此可见,电商法的出台只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法治建设的第一步。微商提出的诸如市场主体登记等各种各样的细节问题,难以通过一部法律就得到事无巨细的明确说明。尤其是电商在中国作为一个产业,已经发展出庞大的体量。
同时,对电商法的落实,还应做到有层次、区别化的推进。荆林波指出,一上来就想管好每一个搞微商的个体显然是不现实的。“抓大放小”应该成为电商管理的重要思路,所谓“抓大”就是要抓住电商平台,进而渐进地对微商加以管理。
明确平台责任
电商法实施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强化了对电商行业的监管。有些电商平台流露出私心:既然国家都立法了,平台是否就能甩掉管理商家的沉重包袱呢?这样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要知道管理电商行业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系统性工程,单就庞杂的数据量而言,就不可能由单一一个部门负担。
具体到电商平台的管理上,为了厘清平台的责任,电商法已涉及到平台对商家的管理义务、对信用评价制度的建立健全等多个方面。荆林波认为,从这个角度看,电商平台是电子商务经营活动的“裁判员”,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一旦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平台也要依法担责。
电商法目前宽限这种经营的存在,但也要求电商平台以显著方式区分标记自营业务和平台内经营者开展的业务,不得误导消费者。平台有义务分清自己的角色,不能混淆“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身份,扰乱市场秩序
货之家—是一家跨境运输、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专业提供:跨境电商仓储,保税仓,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电商仓库,保税物流,第三方仓储,跨境电商BBC,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进口报检,保税进口,包税进口清关,进口清关代理。服务热线:020-36551360